三伏贴(冬病夏治)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疗法,属于天灸疗法中的一种,因为治疗的时间是每年的三伏天,所以称为三伏贴,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,也称“药物发泡”、“敷贴发泡”。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,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,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,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,甚至起泡,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来做灸法呢?它的原理就是我们中医理论中的“冬病夏治”。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,热能温阳,阳能祛寒;另外,天气热,人体毛孔大开,药性容易渗透进去。三伏灸就是借助天时,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,防止疾病冬季复发。
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慢性咽喉炎。
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慢性结肠炎等各种慢性胃肠功能失调;
妇产科疾病:痛经、产后头痛、产后伤风等寒证。
各类疼痛性疾病: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虚寒所致的颈、肩、腰、腿痛等;
其他:四肢寒冷怕冷、易长冻疮、免疫力低下者。
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三伏贴虽然是解除“冬病”的捷径,可不是所有的病都适合用三伏贴的方法。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,是有禁忌症的。大家不要盲目跟“贴”,还是要根据医嘱使用哦。
因为三伏贴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,贴敷后常常会使皮肤起泡,所以在灸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。
1.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;
2.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、空调,禁止洗澡;
3.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,不要用手搔抓,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,防止抓拍后感染;
4.贴敷4~24小时后,局部如果有发痒发、皮肤发红为正常;如果疼痛难忍,皮肤有水泡,可涂烫伤膏或紫药水;如果水泡超过0.5cm,最好去医院,让医生处理。
发热、咽喉急性期患者、6个月以下幼儿、孕妇、肺结咳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、皮肤易过敏、感冒发烧者、患有恶性肿瘤、皮肤病、支气管扩张、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不适合进行三伏贴。
贴药的情况因人而异。对于例假正常的女生来说,三伏贴有温阳活血的作用,可能使经期延长,血量增加,所以最好避免经期贴药。
三伏贴当天,碰巧来“大姨妈”的姑娘请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,来判断是否可以贴药。
由于三伏贴敷贴选穴多位于颈背部、腹部、腰部、腿部,所以请女性不要穿连衣裙、连体裤、及紧身裤。穿深色、宽松、吸汗的棉质服装,裙子、裤子最好是拉链式或者扣带式的,方便贴药。
不可以噢,朋友们不能领药在家自行贴敷,或者看到别人贴哪里,自己就贴哪里。因为不同病症的人要贴的穴位都不一样,如果找不到准确的穴位敷贴,还会适得其反,甚至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所以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,选择穴位贴敷。
我们不仅提供线下医疗服务,还提供网络问询服务。 We provide not only offline medical service but also Internet inquiry.
2021-04-13
1432019-11-25
1572022-07-04
7172021-06-21
89徐州和平妇产医院2021年4月5日—4月11日专家坐诊时间表
2021-04-05
572021-06-04
992021-03-01
1482019-10-22
94